gotpo





















顏忠賢_東大寺


(圖一)
親愛的大頭
我在這尊龐然的毘盧舍那佛前一直無法再度誠點承諾點更多的什麼。這令我感到不安……
東大寺之所以動人,對我而言並不是由於它是現存全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或在西元第八世紀就動用了壹百陸拾萬人來蓋出這廟與這大佛的巍巍蕩蕩……
也不是因為佛像銅身重達452噸,蓮花座有56葉蓮瓣,僅小指的長度就長1.36公尺種種尺度的驚人,我反而想起的,是我在八卦山下長大,每天竟是看著大佛長大的童年。那著名的彰化城裡,每個角落都看得到的那個大佛,據說就是依這個東大寺的毘盧舍那佛的金身形貌做成的。

(圖二)
親愛的大頭
書上寫著天寶四年也就是西元七五二(平勝)年以來,大佛開光之後就看著日本歷來的天災與戰火(不曾停歇)。金堂第三代重建於1709年,仍然在49米高的大屋頂裝上金色的魚尾與裝飾的無比華麗……甚至廟身正立面保留一個和大佛雙眼等高的窗洞的神祕……使得人們在很遠很遠就可以看到大佛的眼睛……但我很仔細端詳卻仍然看不清楚,在這個東大寺的南大門前,那佛還是太高太遠太深……我在看不見的沮喪中想(始終)到更多我的渴望,我的因之顯而易見的輕忽、貧乏,與不免的恍惚……親愛的大頭,我其實在大佛舉起掌面揭出的手印,那種更神秘的召喚中,想起我早已離散的,在我出生那個島……在彰化那個小城,對“佛”的鄉愁。

(圖三)
從那種荒涼、昏暗的記憶深處……找回來還是有些歌詠青春歡樂和幸福的餘韻,一如褪色的彩色老照片中小學遠足或是闔家光臨,都還是在八卦山大佛又黑又高的身影前留下了畫面的僵硬或不僵硬的微笑……但在奈良的東大寺前有著成群漫步於公園的鹿的動人,有著國寶等級金剛力士八公尺高的門神木刻像的壯麗,有著更高明,如這種由僧堂傳統留下的茶粥式的種種料理(與其典故)的可口……在這裡,親愛的大頭,我總覺得古代一直沒有消失過,來這東大寺的大佛前,(在我們那個島早已不見了的)唐朝好像又回來了,整個祖先們的憔悴、稀薄過或甚至天災人禍過的故事(一如一再重建金堂金身般地)又回來了……
我該因此更虔誠點或再承諾我自己的身世點,更多的關於“大佛”的什麼……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