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男
有多久不曾提筆寫信,摺起信紙放進信封,貼上郵票投進郵筒,然後每天檢查信箱,期盼著回音;有多久不曾滿街尋找公共電話,找到時卻發現不是沒有電話卡就是沒有零錢;科技一如《不可能的任務》中,要在歐洲之星進入海底隧道前,透過無線電話上網將資料傳送完畢,如今不管是上天還是下海,打電話、上網、傳真都不是問題,科技拉近了我們與未來的距離,同時也節省了時間改變了作息。
我還記得小時候用的八位元電腦,為了打卡帶電動,得等錄放音機跑完十五分鐘,才能開始玩「火鳳凰」,這一玩就捨不得關機或換其他遊戲,因為又要再等十五分鐘。後來花了兩萬元買了一台厚約 十公分 的「超薄型」磁碟機, 5 又 1/4 的磁碟片要一百多元,開始玩起黑白的「陽犬號」,速度可快多了。即使市面上的任天堂、 GAMEBOY 充斥,仍舊是獨鍾電腦遊戲。
但很快地進入了光碟的年代, PC GAME 進入網路世界,跳過了 PS ,直接進入 PS2 與 XBOX ,驚訝於遊戲機的品質精湛,連賽車的方向盤都有動力裝置,接上投影機,與環場的音響,宛若是一場自己主導的電影,一個嶄新人生。科技從未停下腳步,再接再厲的推出了 PSP ,讓遊戲機不僅是遊戲機,還能成為行動電視的娛樂平台,上廁所時不只可以打電動,還能用 PSP 看電影。
十幾年前出國遠行,隨身行李裝的是廿幾卷底片還有厚厚的字典,八年前出國時,可真是配備齊全,底片換成數位相機的記憶體、字典換成了輕薄短小的翻譯機、為了路途的無聊,還有 CD 隨身聽以及免不了的一堆 CD ,再加上筆記型電腦與手機,但是這些配備的電池規格各不相同,得另外準備各式充電器與備份電池,加上原本的電源線、變壓器與萬用插座,裝起來也是滿滿一袋。
科技總是令人刮目相看,現在出國只帶一隻 PDA 手機,頂多加一台數位相機, PDA 手機取代了筆記型電腦出國主要收發 Mail 與文書處理與上網的工作,同時還身兼翻譯機、 MP3 隨身聽、 Gameboy 、 MP4 隨身看、錄影音等功能,還能 MSN 或是 SKYPE 。
科技與網路的結合,無限擴大我們對未來生活的想像,阿諾在電影《複製人》中,早上起床刷牙時,鏡子出現的是網站的內容。這件事情已不困難,起床時廁所的螢幕首頁可以是自訂 RSS 新聞的瀏覽,或是全球股匯市的行情等等,還能運用許多等待的零碎時間,透過 PDA 或是 PSP 收看昨晚錄起來的談話性節目,運用兩倍速快轉加上直接跳過廣告,一小時的節目廿分鐘就可以看完,擷取所需的資訊,而網路與資料庫的整合,更是能發揮無遠弗屆的影響,看看 CD 的網路資料庫與 IPOD 產品的完美結合。
未來充滿了可能與想像。如果我希望自己能夠長壽,為的是看看科技能將我們帶往何處?當我在打卡帶電動時,能想過有朝一日能更在投影與聲光環境下享受這一切嗎?而在這十年之內,人際關係也因各種方便的通訊而改變,千年的書信往返,現在有了手機與 MSN ,再過廿年,我們會面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